学校举行第二届中外文TED演讲大赛

5月8日晚,由教务处和国际传媒艺术学院承办的学校第二届中外文TED演讲大赛在观澜堂圆满举行。校长张华春、副校长沈光临、校长助理舒文和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广大师生代表现场观看比赛。

来自全校8个二级学院的9名选手站上了决赛舞台,他们以舞蹈、唱跳、脱口秀等别出心裁的方式集体亮相,迅速点燃全场氛围。根据规则,每位选手需进行“4分钟中文+1分钟外语”的演讲,通过言之有物的演讲内容和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技巧表达观点。现场,汉语、英语、俄语、波兰语、日语、葡萄牙语等多语种融合交织,碰撞出一朵朵美丽的思想火花。

DSC02472_副本(3).jpg

西欧语言学院2024级葡萄牙语专业常文谦的演讲题目是《“终结者”是否会影响我们外语学生》,他以东北人特有的风趣幽默表达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语言多样性和情感性”的观点。中东欧语言学院2023级波兰语专业郝宇涵的演讲题目是《人生没有观众,做自己就好》,她回忆自己在部队服役期间担任带兵班长的经历,阐述了“莫让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成为阻碍,要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中心思想。职业教育学院2022级英语教育专业张澳的演讲题目是《正视“标签”:我的非标准成长之路》,面对旁人的质疑,她正视自考生的“标签”,付出超常的努力勤奋学习,坚定追逐英语老师的梦想。国际传媒艺术学院2023级播音与主持专业邵靖博的演讲题目是《论一棵小白菜的价值》,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并不由别人的话语来定调,而是依靠自身的热爱和行动来定义。英语语言文化与翻译学院2022级英语专业于一臻的演讲题目是《面对DeepSeek的挑战 我在DeepSeek中寻找答案》,他认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语言工作者不应放弃深度的积累、思考和输出。国际商学院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李仪的演讲题目是《挣脱“社会时钟” 做慢慢生长的种子》,她呼吁同学们打破社交媒体制造的焦虑,与其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不如在慢慢努力中感受水到渠成。亚非语言学院2022级日语专业周子权的演讲题目是《在喧嚣中保持清醒 警惕“无意识”狂欢》,她直面自己在健康和学习两方面“摔过的跟头”,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别人的生活方式,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教育与体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吴雨宸的演讲题目是《搬动人心的成见之山》,表达了“不要被成见蒙蔽双眼,要用真实打破刻板认知、用理智替代陈旧偏见”的主旨。今年,我校留学生也首次参加了TED演讲大赛,俄罗斯留学生王小安充分展示了在成都外国语学院学习中文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成果,她的演讲题目是《让爱不再孤单》,呼吁年轻人在为梦想打拼时,别忘记常回家看看,因为“家人比梦想更重要”。

DSC02566_副本.jpg

常文谦《“终结者”是否会影响我们外语学生》

DSC02666_副本.jpg

郝宇涵《人生没有观众,做自己就好》

DSC02803_副本.jpg

张澳《正视“标签”:我的非标准成长之路》

DSC02908_副本.jpg

邵靖博《论一棵小白菜的价值》

DSC03042_副本.jpg

于一臻《面对DeepSeek的挑战 我在DeepSeek中寻找答案》

DSC03122_副本.jpg

李仪《挣脱“社会时钟” 做慢慢生长的种子》

DSC03193_副本.jpg

周子权《在喧嚣中保持清醒 警惕“无意识”狂欢》

DSC03288_副本.jpg

吴雨宸《搬动人心的成见之山》

DSC03464_副本.jpg

王小安《让爱不再孤单》

国际传媒艺术学院赵盈仪老师作为评委代表进行点评。她认为,在选题内容方面,同学们的题材多样、思考深入,很好地融入了专业特色和自身经历;在演讲技巧方面,同学们的表现更加成熟、自然和灵活。她希望同学们继续在演讲的结构和层次、语言表达的节奏和感染力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的魅力。

经评定,邵靖博获得冠军,张澳获得亚军,李仪获得季军,郝宇涵、于一臻、周子权、王小安、吴雨宸、常文谦获得一等奖,校领导为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颁奖。现场还为获得各院级比赛(半决赛)前三名的共16名同学颁发了奖状。

DSC03796_副本.jpg

一直以来,学校中外文TED演讲大赛深受师生喜爱,为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升综合素养搭建了良好平台。比赛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积极助推同学们成为“就业有实力、工作有能力、发展有潜力、个人有魅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供稿:融媒体中心 江浪莎

摄影:融媒体中心 王凯强 廖诗露